老兵48年败退台湾,女儿97年赴台探亲,到家后:父亲在沙发上

2022-04-11 02:47:01

免费电影在线看最火影视 https://www.mianfeidy.cc

1948年,母亲王素芳带着年仅6岁的女儿刘彩霞,来青岛寻找在国民党部队任职的父亲刘春生。问了半天,都没有人理母女俩。后来,刘春生的战友跑来说:

“不用找了,她爸爸去了台湾,很快就会回来的”。

说完,还掏了两块大洋递给母女两人,说是生活费。

图:败退台湾

作为国民党部队的核税官,刘春生的工作并不算特别忙。他每个月都会回一趟老家费县,看望在乡下生活的母女两人。然而,距离上次的分别,已经过去了三个多月。

却迟迟不见刘春生,母女两人才跑到营地找人。

刘彩霞的母亲是家庭妇女,没念过书。刘春生失踪后,母亲便靠着给别人洗衣服养活刘彩霞。没几个月,乡下乱了,地也荒了。为了糊口,母亲又带着刘彩霞来到青岛谋生。

1949年6月,青岛解放。母亲有了正式工作,刘彩霞也有了落脚点。然而,直到全国解放,新中国成立,母女两人仍然没有见到刘春生回来。

单纯的母亲以为,丈夫刘春生是嫌弃她没文化,才离开了她。因此,解放以后,刘彩霞的母亲拼命到识字班认字。然而,母亲没有等来刘春生,却先等来了居委会。

文革爆发后,由于刘春生的身份和去向问题,母女两人受到了较大的冲击。那段时间,居委会经常把刘彩霞和她母亲叫过去,要求她们写清刘春生的来龙去脉。怎么走的?为什么走?可是,母子两人对刘春生的情况一概不知。否则,他们也不会特意跑到营地去找刘春生。

当时的人不理解,坚持要求母亲写材料。

没想到,当初在识字班认识的字,后来都用来写反省材料了。

父亲刘春生的突然离去,对母亲的打击很大,导致她的身体一直不好。再加上居委会的折腾,母亲没撑多久,便在1967年去世了。

去世前,母亲总是吊着一口气。刘彩霞非常慌乱,她翻箱倒柜地找了很多东西,放到母亲手心,她都不认。直到最后,刘彩霞翻出了一张全家的合影。上面有父亲、母亲和刚刚满月的刘彩霞。

那天晚上,母亲握着这张合照走了。

图:败退台湾2

母亲去世那一年,刘彩霞已经25岁了。早已成家立业,还有个2岁的女儿。

父亲的问题,一直压得刘彩霞喘不过来气。为了证明自己,刘彩霞拼命争取上进。在工厂当中,干着最苦最累的活。可每次提交入党申请时,都被组织打回来。没办法,就算是再努力,也改变不了出身,改变不了“台属”的帽子。

第三年,刘彩霞生了个儿子,家庭经济一下子紧张起来,没有时间让她七想八想。更何况,刘春生走的时候,刘彩霞才6岁,也没有太多印象。要说唯一的念想,那就是想把母亲去世的消息告诉父亲。后来,为了不让儿子和女儿活在外公的阴影下,刘彩霞索性将刘春生的照片藏在了箱底。刘彩霞也从来没有在孩子面前,提过父亲刘春生的事情。

一眨眼,刘彩霞已经40多岁了,她的心也早就凉了。有时候,她也会想,如果父亲还活着的话,肯定已经六七十岁了吧。说不定早已经在台湾结婚生子,早就把她和母亲给忘记了。有时候,刘彩霞会埋怨父亲,说走就走,不管母女俩的死活。

1983年,正在上班的刘彩霞,突然接到了一封陌生的来信。邮递员送来时,这封信已经被人拆开了。她突然一愣,谁会给我写信?刚读完第一行,刘彩霞就没敢往下看了,立刻将信团成一团藏了起来。

只见,信的开头写道:

素芳,我是春生。

而素芳,真是刘彩霞母亲的名字。春生,便是那位失踪了30多年的“狠心父亲”。

休息时,刘彩霞找了个没人的地方,将信仔细地读了一遍。信封中,但凡是涉及到刘彩霞的地方,都是她的乳名。而在这个世界上,知道她乳名的也就只有父亲和母亲。自从母亲在1967年去世后,已经十几年没人叫过这个名字了。

对于父亲的这封来信,刘彩霞非常激动,但是又不敢声张,她不知道这是福是祸。

图:八十年代工厂女工

回家后,刘彩霞将这件事情告诉了丈夫。两人琢磨了半天,也没清楚个所以然。直到后来,他们才了解到。父亲刘春生托一位美国的朋友,将信直接寄回了老家费县。然而,母女两人早已在青岛定居。再加上刘春生不知道这边的情况,信封上写得非常模糊。没办法,费县的老家人才将信封拆开,看完后才得知是要找刘彩霞和她母亲。

得知父亲刘春生尚在的消息,刘彩霞可谓是悲喜交加。只是,父亲的信封上并没有写清自己在台湾的地址。刘彩霞犯了愁,该怎么给父亲回信呢?

一年后,刘春生又托香港的一位朋友,给刘彩霞捎来的近照和书信。照片上是一位六七十岁的老人,早已不是刘彩霞记忆当中的模样。从书信当中,刘彩霞得知,父亲自从去了台湾后,一直没有成家。字里行间,全是对母女两人的思念之情。信的末尾,还留下了他在台湾的住址。

按照信中的地址,刘彩霞也给父亲写了一封信,并寄去了全家的照片。在信中,刘彩霞告诉父亲,母亲已经于1967年去世的消息。以及自己对父亲的思念,希望父亲早日回来。

至此,自1948年,父亲失联后的第36年,刘彩霞又终于和父亲联系上了。

第2年,父女之间的信件往来明显地多了起来。只可惜,尽管刘彩霞一直希望父亲回大陆看看,可刘春生在回信当中,从来不提回家的事情。

1989年,在儿女的操办下,刘彩霞过完了47岁的生日。当天晚上,刘彩霞狠狠地大哭了一场。因为他记得,母亲就是在47岁时去世的。想到这里,她越发地希望父亲能够回家看看。于是,凌晨2点时,刘彩霞又爬起来写了一封信。边写边哭,等写完时,信封上都是泪痕。

图:八十年代老照片

没多久,父亲回信了。信上说,我今年秋天就回来,正在办理手续。得知父亲要回来,刘彩霞非常激动。为了让父亲有个好的印象,甚至还将家重新粉刷了一遍。到了约定的日子,刘彩霞带着丈夫和儿子去接机,女儿留在家中做饭。去的时候,甚至还带了几张父亲的青年照,生怕老人不敢认。

站在接机口,刘彩霞离很远就看到了父亲,照片根本没用上。儿子嘲笑她说:“妈,你真傻,来见自己的父亲,还用得着带照片吗?你和姥爷长得太像了!”

回到住处,满头白发的父亲,一直不愿意松开刘彩霞的手。边哭边说:“女儿,真对不住你,让你们娘俩受苦了”。刘彩霞也抑制不住感情:“爸,我倒是没什么,成家立业,养儿育女,也都过来了。可怜了妈妈,她走得太早了,到死还在念叨你,怎么不给她留个信儿?”

听到这里,刘春生满怀愧疚:“当时下的是急令,上级不允许我们和家人联系,说是军事密令。我实在没想到,走了就再也回不来了。40年啊,一走就是40多年”。

说到激动处,刘春生忙去摸上衣口袋,翻出心脏病的药吃。

那天,刘春生特别激动。儿子和女儿,全都围在他身边,一个劲的叫老爷。第一次见外孙和外孙女,刘春生又是给这个送红包,给那个送礼物。轮到刘彩霞时,刘春生在包里掏了半天,才拿出来一个半旧不新的布娃娃。刘彩霞以为是父亲要送给她女儿的,连忙说:“爸,孩子都大了,不玩布娃娃了!”可刘春生却说:

“女儿,这是爸爸我买给你的。”

图:小朋友和洋娃娃的合照

此时,已经年近50的刘彩霞,被眼前的这一幕弄得不知所措。只见刘春生解释说:“女儿,爸爸走的时候,你才6岁,最喜欢玩布娃娃。本来,我都已经买好了,想回家时送给你。结果,还没送给你就被调去了台湾。去了那里以后,我一直记得这件事。”

“在台湾,每次看到别的小姑娘抱着布娃娃时,我就特别难过。我就在想,别人的闺女,都有爸爸给她买布娃娃。谁给我的女儿买?这么多年来,我一直非常愧疚……我也不知道从哪年开始,

每次过年,我都会去买个布娃娃。虽然我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送到你的手上,但是只有这样,我的心里才能好受一点……”

说到这里,刘春生有点不好意思的笑了。

接过父亲手中的布娃娃,顾不得面前站着的儿子和女儿,刘彩霞扑通一声跪在了父亲面前:“爸,我知道,这么多年来,你一定没有忘记我们母女俩。只是作为女儿,没能在您面前尽孝。您也这么大年龄了,这次来了就别走了。台湾就你一个人,不放心你自己在那边”。

刘彩霞家当时的条件,并不算是特别好。房子特别小不说,就连洗澡的地方都没有。而刘春生不一样,从部队退役后,在台北新闻局工作,直到60岁退休。多年来,一直独居,没有什么花钱的地方,工资和退休金都比较多。买了一栋大房子后,还剩下了不少钱。

更为关键的是,刘春生的思想比较传统。他认为,女儿是女儿,儿子是儿子。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女儿家只能当成亲戚家,不能当成自己家。这次回来探亲,刘春生住的并不踏实,一个多月后就回台湾了。

1992年,刘春生又来了一次,同样住了一个多月,就急匆匆的赶回去了。此后,每隔两年时间,刘春生都会回来一次。

图:渴望回家的老兵

1996年,刘春生又来了。这一次,刘彩霞的女儿出嫁,家中只剩下了小儿子。同时,在父亲的资助下,刘彩霞搬了新家,是一处两居室的楼房。家中有厕所,有浴室,生活条件比以前好多了。彼时,刘春生也快80岁了,台湾和大陆间来回跑也不是长久之计。借此,刘彩霞又开始劝父亲回大陆定居。

也许是感觉自己年龄大了,刘春生叹了一口气说:“是啊,我也是快80岁的人了,马上也跑不动了,能回来还是想回来。但是回来前,想让你来台湾看一看,瞧一瞧我生活了大半辈子的地方。

到时候,我就跟你一起回来,再也不回去了”。

1996年,刘春生回到台湾后,刘彩霞便开始申请去台湾探亲的名额。由于种种原因,直到1997年底,才拿到这个名额。后来,委托了一家旅行社办理坐飞机的手续,又耽误了几个月。直到1998年5月,刘彩霞才踏上了前往台湾的飞机。

临行前一周,父亲打来电话说:

“女儿,别带太多钱,只要带好零用钱就行了”。

由于不是直达飞机,刘彩霞在香港过了一夜,第2天转机去了台湾。也许是马上就能见到父亲了,即使彻夜未眠,舟车劳顿,可刘彩霞依然非常精神。

当天中午,飞机缓缓地降落在了台北机场。然而,和她同一班飞机的人都走完了,刘彩霞始终没有见到父亲的身影。两个小时过去了,刘彩霞越来越着急。她开始担心,父亲会不会在路上出事了?从中午12点,一直等到下午4点多,父亲刘春生的身影迟迟未能出现。

于是,刘彩霞叫了一辆出租车,按照父亲给的地址,找了过去。下车后,映入眼前的是一座独立的两层小楼。楼前有个小院,是个花园。当时是5月份,天气逐渐变热,花园被父亲布置的非常漂亮。提着行李,刘彩霞在门口喊了半天的门:

“爸爸,爸爸,是我,女儿。”

图:台湾老照片

见里面一直没有人说话,刘彩霞使劲一推,门竟然自己开了。推开门,刘彩霞便闻到一股怪味。她以为是厨房的味道,伸头往厨房里面一看,发现台面上乱七八糟的摆满了锅碗瓢盆。显然,父亲已经很长时间没有收拾厨房了。

不对!一周前,刘彩霞刚和父亲通过一通电话,父亲在电话中说:“我买了一冰箱好吃的,就等你来了。”

离开厨房,刘彩霞继续往客厅走。越往前走,味道越重。在客厅的沙发上,刘彩霞发现了仰面朝天的父亲,不知道什么时候去世的。刚才那股奇怪的味道,就是从父亲身上散发出来的。显然,5月份的温度下,起码得有5天了。惊慌失措间,刘彩霞跑出了家,站在了街边上。

这是他第一次来台湾!现如今,在台湾唯一的亲人——父亲已经去世了,对于举目无亲的刘彩霞来说,天好像塌了一样。这时,邻居发现了异常,走过来问:“你是谁?”刘彩霞连忙解释,并把邻居带到了客厅。

没多久,警察也来了。勘察完现场,警察告诉刘彩霞:

“你父亲可能正在厨房做饭,突然感觉不舒服,想在客厅的沙发上躺一躺。结果,就再也没能起来。”

邻居听后,也是非常感慨,邻居说:“在这附近住的都是这种小楼,大家住的比较分散。特别是这些退役的老兵,在台湾无亲无故,很少和外人来往”。

强忍着悲伤,刘彩霞开始着手给父亲办理后事。去派出所注销户口时,警察一听刘彩霞的情况,要求她必须把邻居找来作证,才相信她说的话。期间,刘彩霞联系父亲的朋友来出席葬礼时才知道,由于搬了几次家,父亲几乎没有朋友。可想而知,这几十年来,父亲得有多孤独。

来之前,父亲叮嘱刘彩霞,只要带好路费就行了,不要带太多钱。因此,刘彩霞只带了100美金。结果,为了给父亲处理后事,没多久就花完了。几经周转,刘彩霞联系上了父亲在美国的朋友,也就是当初寄第1封信的那位。

在这位朋友的帮助下,台湾的朋友给刘彩霞送了些钱,帮她租了一间地下室。父亲刚去世,刘彩霞不能走。

一来,要给父亲处理后事。二来,要处理父亲遗产的事情。

当时,台湾有政策。不管台湾民众留下多少遗产,在大陆的子女最多只能继承200万新台币。而为了拿到这些钱,还需要长达一两年的公证期后才能兑现。

图:八十年代的台湾

那段期间,刘彩霞晚上住地下室,吃泡面,白天四处奔波办理手续。短短的40余天,瘦了20多斤。大陆的家人不断打来电话,询问刘彩霞的情况。短短一个月,就花了2000多块钱的话费。期间,越是处理父亲的遗物,刘彩霞就越发的感到难受。

在那栋二层小楼内,有一间父亲为刘彩霞准备好的房间。

推开门,里面是一屋子的布娃娃。

这是过去几十年来,每逢春节时,刘春生为刘彩霞所准备的。床上,还有父亲给刘彩霞准备好的拖鞋睡衣。浴室内,也多了很多女性用品。

显然,父亲为了迎接刘彩霞的到来,准备的非常充分。

也许,正是由于刘春生为刘彩霞赴台的事情操劳过度,才导致心脏病发作。特别是最近几天,刘彩霞为父亲后事办理手续时才意识到。为了争取到探亲名额,父亲也一定是像她一样,顶着骄阳烈日、东奔西跑。对于一个80多岁,患有心脏病的老人来说,这是多么大的折磨。

刘彩霞有点后悔,如果不是自己要来台湾看望父亲,父亲是不是不会死呢?

40多天后,手续基本办理完毕,刘彩霞也待不下去了。临走时,行李箱内塞满了父亲这几十年来积攒的布娃娃。捧着父亲的骨灰,刘彩霞登上了回国的飞机。走在飞机的舷梯上,她轻声呢喃道:

“爸爸,女儿带你回家,咱们再也不分开了,你和妈妈也能团聚了。”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5-2020 荣盛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