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20 18:34:01
10月28日晚,科力远(600478.SH)发布2021年三季报。公告显示,2021年前三季度科力远实现营收21.61亿元,同比增长21.20%;归母净利3984.69万元;扣非后净利2339.10万元。
其中,科力远在第三季度保持强劲增长势头,实现营收9.41亿元,同比增长18.46%;实现扣非净利1533.03万元,同比大增437%,反映出公司盈利能力不断增强,经营业绩持续向好。
产能满载带动公司业绩快速增长全年业绩有望超预期
受混合动力汽车市场需求增长拉动,科力远的HEV动力电池产业链价值突显,泡沫镍、极板、动力电池的产能有序释放,产品销量及盈利水平加速提升。据了解,截至目前,国内生产的11款丰田HEV车型搭载的动力电池均由科力美生产。
报告期内,常德力元HEV用泡沫镍四期、科霸HEV用正负极板四期均实现量产,总产能达到48万台套/年。同时,科力美第4工厂也在8月正式启动,年产能攀升至48万台套。公司电池及材料等主营产品产能利用率高,已处于满产状态。随着产能充分释放,公司已进入高速发展期,经营业绩正迎来快速增长。
分析指出,汽车行业在三季度进入销售旺季,2021年新版双积分政策正式实施后,车企面临严苛的双积分考核压力,考虑市场竞争需要,混合动力是目前的最佳方案。根据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预测数据,2021年中国市场混合动力乘用车市场占有率约为7%。混动汽车的快速发展将给相关产业链带来较为确定的机会,驱动HEV汽车及动力电池需求超预期增长。从三季报主要财务数据来看,科力远全年业绩有望超预期。
轨道交通业务进展顺利布局储能迎接新机遇
资料显示,镍氢电池具有高安全性、高功率、宽温域、长寿命等特点,可广泛应用于轨道交通、大型储能电站、航空冷链、特种装备等领域。科力远作为中国乃至全球先进镍氢电池产业的标杆企业,在推动先进镍氢电池及应用方面作出了许多技术创新和产业变革。
据悉,科力远轨道交通电池已通过CRCC(原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认证,具备合格资质,在AC380V/DC600V客车、市域动车、地铁、工务宿营车、HXD1C机车等车型实现搭载。目前公司已获取温州动车等轨道单位首批订单,同时获得兰州、西安、深圳、成都等轨道部门的产品认可,并与部分客户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正在持续落实订单。
据立木信息咨询发布的《中国轨道交通电源系统行业市场研究报告(2021版)》显示,2019年中国轨道交通电源市场规模1833.4亿元,同比增长12.8%;2020年上半年中国轨道交通电源市场规模984.5亿元,同比增长7.4%。随着轨道交通发展进入加速期,科力远有望凭借优秀的产品力进一步提升市占率,占领更大市场空间,收获更多利润。
此外,在储能领域,科力远也在积极进行布局。目前,公司的泡沫镍(电池基材)和极板(电池关键零部件)均已面向储能市场客户实现供货,并应用于电信基站储备电源、风力发电储能电池等领域。值得一提的是,公司基于先进电池技术研发的新一代镍氢电池,更具有“高安全,宽温域,超长寿命”特点。在储能安全性、可靠性、长寿命以及技术竞争多元化的要求下,科力远新一代镍氢电池因有望凭借其突出优势得到储能领域的青睐。
混合动力进入黄金发展期
低碳背景下,混动车型作为电动化的重要分支,近年来得到了政策的大力支持。2020年工信部发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路线图2.0》中提出:至2035年,节能汽车与新能源汽车年销量各占50%,混动新车占传统能源乘用车的比例达成100%,汽车产业实现电动化转型。混合动力进入黄金发展期,当下各大汽车品牌正积极布局混动技术,引领节能减排的新浪潮。
科力远CHS平台是国家级自主深度油电混合动力系统技术服务平台。公司混动系统产品已成功搭载吉利帝豪、东风小康等品牌的混动车型上市,目前已搭建乘用车、轻型商用车和中重型卡车等应用领域的五大产品平台,形成技术服务与产品配套两大业务模式。据了解,科力远正积极与国内整车企业进行接洽,开发全新的深度油电混合动力系统总成。
10月26日,国务院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提出,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逐步降低传统燃油汽车在新车产销和汽车保有量中的占比。在碳中和大背景下,汽车市场纯电为主、混动为辅、燃料电池为示范的格局将逐步形成。随着混合动力市场黄金时代的来临,科力远将乘势而起,实现新的突破和发展。
(文章来源:青岛财经网)
文章来源:青岛财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