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19 16:06:19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
1、李奇微何以被克拉克替代?
1952年底,杜鲁门政府在朝鲜问题上陷入了进退维谷的境地。美国公众和舆论对这场旷日持久而又看不到任何出路的战争日益感到厌倦,58%的人认为这是一场不值得的战争。连艾奇逊也不得不承认:“美国对战争的热情,已经到了再也不能降低的最低点。”
无疑,随着总统大选的来临,杜鲁门政府的外交政策,特别是其远东政策就成为共和党人攻击的主要靶子。罗伯特·塔夫脱参议员对此曾直言不讳地说:
“在1952年的共和党竞选活动中,必须毫不犹豫地攻击杜鲁门先生和艾奇逊先生的对外政策,1944年至1952年是美国整个政策史上最具灾难性的时期。”
为了给竞选铺路,塔夫脱紧紧抓住朝鲜问题不放,把白宫对朝鲜问题“处置不当”作为竞选的一个主要问题。
他“谴责”政府没有采纳麦克阿瑟的建议,即轰炸中国的飞机场,并使用国民党军队在华南进行牵制性进攻,要求政府放弃其有限战争的政策,采取强有力的军事行动,以取得战争的全面“胜利”。塔夫脱对于麦卡锡的所谓“消灭政府内的共产党分子”活动予以积极支持,认为进行“颠覆活动”的调查是“完全正当的”,因为政府正为那些对共产主义抱有同情心的人所“把持”。
为了阻止塔夫脱上台,美国东部共和党人推出了在公众心目中享有很高威望的德怀特·艾森豪威尔将军作为总统候选人,并由约翰·杜勒斯充任大选班子的外交政策的主要发言人。杜勒斯认为,至关重要的是,共和党必须向民主党“消极的、徒劳的和不道德的”遏制政策挑战,向美国人民提出一项新的、大胆的对外政策。
在此之前,担任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盟军最高司令的美国五星上将德怀特.D.艾森豪威尔,宣布退出现役,参加美国第34届总统竞选。4月,美国总统杜鲁门任命马修·李奇微接替艾森豪威尔任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盟军最高司令官,4月28日,任命美国陆军野战部队司令马克·克拉克上将接替李奇微,担任美国远东军总司令兼“联合国军"总司令。5月12日,克拉克正式接任。
克拉克接任时,“联合国军"在战场上的形势并不乐观。自1951年夏秋季局部攻势失败之后,“联合国军”在战场上,除以空军继续实施“绞杀战”和细菌战外,地面部队一直没有大的战斗行动,并且在正面战线上,越来越处于不利的地位;停战谈判除关于战俘遣返问题外,其余均已达成协议,而在战俘遣返问题上由于美方顽固坚持所谓“自愿遣返”原则,企图强迫扣留志愿军和人民军战俘,而陷入僵局,并且由于美国在朝中被俘人员中的强制性“甄別”,引起战俘的激烈反抗,发生“杜德事件”,使美国在国际上大失体面;同时国际和美国国内要求停战、和平的呼声越来越高,美国当局承受了强大的压力。
2、克拉克为何一上任就要开打?
面对这种形势,克拉克的任务是以战场上的现有力量,取得军事上的主动,对朝中方面实施军事压力,打破谈判僵局,以尽快实现所谓“光荣的停战”。克拉克与他的两位前任麦克阿瑟和李奇微一样,对美国当局限制他在战场上的军事力量和军事行动,表示不满,并且对完成他的使命缺乏信心。尽管如此,他一上任便制定了他的行动计划。
克拉克在其回忆录中说:
这时美国关于朝鲜战争的政策,“不是寻求一次决定性的军事胜利,不得已而求其次,最好的办法是使僵持对共产党比对我们更不合算,打击他们的弱点,困忧他们的心志,迫使他们相信停战对他们的价值是在上涨而不会降低”。
克拉克说:
我决定尽我力之所及这样的去做,心里总是记着我们在韩国作战的基本军事与政治条件,这些条件影响我的计划。在军事上,我们是与共产党的次等伙伴作战,人力是他们之所长,技术是我们的优越。我不会,也不能以联合国军的生命,一个对一个地去交换共产党人的生命。.政治上,我是以我使命的基本条件为依据,即来取守势。政府既没有授予我权力,也没有给我军事资源以获致胜利,却训令我尽一切努力尽速实现停战。
克拉克到任后,根据美国当局给他的指示,计划了他在朝鲜的行动措施。他在回忆录中写道:军事上,在已有的权力范围之内,我发现我可以:
一、轰炸尚未遭战火触及之水电区,水丰水坝及发电机除外,后者供应共产党在东三省战争机器所需之大部分电力,及维持朝鲜之剩余工业。华盛顿保留攻击水丰之最后决定权。这些水坝与发电机之所以能获幸存,首先是因为我们在仁川登陆后,直趋朝鲜,希望利用它们,后则因为停战似乎即可实现之故。二、轰炸朝鲜首都平壤之军事目标,那里已有一年没有遭受攻击了。我们获知共产党在那里驻满部队及存储作战物资,并把那里作为最高司令部及通信中心。三、轰炸共产党的主要补给线,从平壤一直到开城,后者是共产党停战谈判代表团本部的所在地。在停战谈判的头一天,我们曾同意对有适当标志运送人员与补给至共产党停战谈判代表团本部之车队,不予空中攻击,但是实际上我们几已完全停止对该公路之轰炸。四、轰炸无数小的目标物,这些目标加起来,成为一个很可观的数量,有各种的装备,修好的车头,载重车与战车,小型疏散有掩盖的军事器材库与隐蔽的部队,以及军官训练学校等。
另有其他四项挑战性的行动,不完全是军事性质的,我相信我可能获得允许去实施它们。
一、释放反共战俘,尤其是韩国人。二、假若事态变得很明显,停战谈判没有进展,而共产党只利用谈判作为一个宣传的论坛时,我希望以眼还眼,有权停止会议。三、建立大韩民国之陆军,使它成为一个较大及较有效率之战斗部队。四、请蒋介石派两个师陆军到韩国来参战,向共产党表示我们的决心。
我完全赞同这八项措施,因为我相信惟有强有力的行动,才能使共产党同意一项美国认为光荣的停战。我也不真的希望这些行动的本身已够使共产党屈从,但是它们至少可使共产党明了我们已准备采取有力行动,因为有力行动才是共产党所了解的惟一事物。
克拉克的8项措施,除请蒋介石军队到朝鲜作战一项始终未得到批准,以及加强南朝鲜陆军项晚些时候被批准外,其余均迅速得到美国当局的批准,并允许其轰炸水丰电站。此后,克拉克即在战场和谈判会场两个方面采取了行动,对朝中方面施加军事压力和实施政治挑战,企图实现其“光荣的停战”。
3、“联合国军”对朝鲜电力设施的轰炸
克拉克制定的4条军事措施,无一例外全是空中轰炸,这并非新的战术,美军侵朝以后一天也未放弃空军的狂轰滥炸,只是轰炸目标有所改变而已。至1952年5月,美国空军实施的“绞杀战”已进行近10个月,并未达到预期目的。
克拉克认为,“到目前为止,停战谈判之所以未能达成协议,其主要原因在于我们没有施加足够的军事压力来迫使敌人接受我们对停战的要求”。而联合国军地面部队除非发动一次攻势,消灭数量上占优势的并有良好的坑道防御的志愿军和人民军地面部队,并胜利地推进到鸭绿江边,才能有可能迫使志愿军和人民军谋求停战。他赞成在谈判僵持的形势下,对朝中方面保持强大的军事压力,“如何施加这种压力面又无需付出巨大的代价,还有赖于航空兵去完成”。
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同意从空中施加压力的战略。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布莱德雷说:
“为了保持能够迫使志愿军最后同意我们的停战条件的一定程度的军事压力,目前可供联合国军使用的最有效的手段就是他的空中威力。“
在克拉克的军事行动计划被批准后,美国空军的“绞杀战”即以宣告失败而收场,转而按克拉克的计划,把美国空军在朝鲜战场上的“空中活动的重点从阻滞和切断交通的活动转为摧毁活动”。除保持制空权外,美国在远东的航空兵大部分都用于摧毁活动。
美国远东空军对摧毁的具体目标,按优先顺序作了如下几种排列:飞机、可用的机场、电力设备、各种制造厂、交通枢纽、军队的可令部、铁路修理厂、汽车修理厂、机车、补给品、军械和石油产品、铁路车辆、汽车、军事人员、铁路桥梁和隧道、调车场和公路桥梁。根据这种顺序,美军便从1952年6月开始,对朝鲜北方进行了一系列大规模的轰炸。
因在朝鲜北方已没有可用的机场和飞机,因此,按照顺序,“联合国军”首先对水电设施进行了大轰炸。6月17日,克拉克命令美国远东空军和海军,协同轰炸朝鲜北方除水丰电厂以外的所有重要发电设施,同时将轰炸计划上报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参谋长联席会议在审议克拉克的计划时,决定将水丰电厂也包括在轰炸范围之内,并于1952年6月19日得到杜鲁门的批准。
6月23日下午,美国远东海军从“拳师”号、“普林斯顿”号和“菲律宾海”号3艘航空母舰上,起飞35架AD型攻击机,在35架喷气式舰载战斗机和空军84架F--86战斗机的掩护下,对水丰电厂进行了猛烈轰炸。接着美国远东空军的79架F-84和45架F-80战斗轰炸机,又进行了轰炸。仅这一天下午,美国远东空军和海军即出动各种飞机305架,向水丰电厂投掷炸弹145吨。同一天下午,美第5航空队和舰载航空兵的飞机,还轰炸了长津、赴战、虚川等地的发电厂。
从6月23日至27日,美国远东空军和舰载航空兵,先后共出动1514架次飞机,对朝鲜北方4处水电系统共13个电厂,连续进行了4天的大轰炸。使朝鲜北方的水电系统遭到严重破坏。美国官员声称,他们打算继续使用类似的军事压力,“直到中国和北朝鲜谈判代表接受联合国军的*最后'停战建议为止”。
美军对非军事目标的狂轰滥炸,引起了中朝人民的强烈愤怒。中国《人民日报》于6月28日发表社论,对此表示了强烈的抗议,并指出:
“这是美国破坏朝鲜停成谈判,进一步对亚洲和世界和平的一个极大的挑衅;这是美国侵略者违反人道的又一次最大的犯罪行为。"
朝鲜中央通讯社指出:
美方的轰炸行动是“旷古未闻的野蛮的罪行”,是“对停战谈判毫不表示诚意,蓄意破坏停战谈判,企图扩大战争”。
这次轰炸行动,遭到国际舆论的严重谴责。由于事前未向英国人通报,况且6月18日英国国防部长还在东京,因而引起英国当局的极大愤慨。6月24日,英国下议院就美机轰炸水电站事举行辩论,工党议员猛烈抨击了这种挑衅行动。英国对在朝鲜战争中作为美国的“小伙计”的地位十分不满,要求在“联合国军”中拥有发言权。
4、“联合国军”对朝鲜重要城市的轰炸
早在克拉克到任的第二天,美国远东空军司令就请求对平壤市内的所谓“军事日标”进行一次大规模的空袭,得到克拉克的同意。7月3日,得到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的批准。7月5日,克拉克命令美国远东空军和海军航空兵,对“平壤市特定军事目标进行攻击”。
7月11日,美第5航空队、第7舰队的舰载航空兵、英国舰载航空兵和南朝鲜空军,从上午10时至下午6时,对平壤市进行了轮番轰炸。当晚,远东轰炸机指挥部的50架B-29战略轰炸机,再次对平壤进行了轰炸。“联合国军”轰炸平壤共出动飞机1254架次。美国空军称,“这是朝鲜战争开始以来最大的一次空中攻击”。这次轰炸,对平壤市造成严重破坏和重大人员伤亡。据平壤7月13日广播,有1500座建筑物被摧毁,7000人伤亡。
同时,位于平壤近郊的一个战俘营(第9号战俘营)也遭到轰炸,“联合国军”方面被俘人员死伤110名。8月29日,“联合国军”先后出动飞机1403架次,从上午9时30分至下午5时30分,轮番出动,对平壤市进行了第二次大规模轰炸。美军对平壤的轰炸,完全是屠杀和平居民,毁灭和平城市的战争银行。中朝两国和国际舆论对此进行了强烈谴责。
除此以外,“联合国军"从6月下旬至9月中旬,还对朝鲜北方其他78个城镇和他们选定的目标进行了轰炸。7月4日,出动70架战斗轰炸机,轰炸位于新义州东北约80公里的朝鲜陆军学校;7月8日,出动125架战斗轰炸机,轰炸江界和军隅里之间的铁路桥和长津水库的发电厂、变电所、引水渠;7月15日,出动171架次战斗轰炸机,轰炸胜胡里的水泥厂及其附近的机车修理厂;7月19~21日,出动舰载航空兵和B一29战略轰炸机,两次轰炸长津水库的发电厂;7月21日夜,出动轻轰炸机,轰炸南川店物资补给基地;7月27日,出动63架B一29飞机,轰炸新义州附近的轻金属工厂;8月4日,出动273架次战斗轰炸机,轰炸平壤郊外的一个建筑区;8月5日,出动111架战斗轰炸机,轰炸朝鲜北方一个钨矿;8月11日,出动145架战斗轰炸机,轰炸仁兴里;8月18日夜,出动14架B一29飞机,轰炸新义州;9月1日和13日,出动舰载航空兵轰炸位于朝苏边界的阿吾地和会宁;9月12日夜,出动B-29飞机,再次轰炸水丰电厂大坝。7~8月,还加剧了对志愿军和人民军前线阵地的轰炸。
针对美国空军的疯狂轰炸,志愿军空军和苏联空军于6月底至7月中旬,共同研究制定了保卫重点目标的协同作战计划,主要是保卫水丰电厂、鸭绿江桥及平壤、元山线以北铁路线上的重点目标。7月4日,发现美军机群飞向水丰电厂,志愿军空军和苏联空军出动拦截,将美军的掩护机群冲散,迫使其战斗轰炸机改变方向。
8月4日,美军机群在轰炸平壤郊区时,以一部轰炸熙川地区的交通线,志愿军空军第3、第12师24架飞机出击,将其击退。8月上旬,志愿军空军共出动飞机442架次,击落击伤美机21架。除此,志愿军总部于5月至8月多次下达对空作战的指示。6~9月,志愿军和人民军地面部队,共击落美军飞机489架、击伤770余架。
5、对停战谈判的破坏
“联合国军”对朝鲜北方实施大轰炸的同时,在停战谈判的会场上,也按照克拉克“挑战性”的措施行动。
5月22日,威廉·哈里逊接替乔埃任“联合国军”谈判代表团首席代表。无论乔埃还是哈里逊,均主张如朝中方面不接受美方4月28日的所谓“一揽子”方案就无限期休会,直至朝中方面全部接受这一方案。克拉克也完全赞成他们的态度。
但此时,美方对朝中战俘的“甄别”尚未最后完成,因此,克拉克认为,在完成“甄别”以后,向朝中方面公布新的遣俘数字,如果朝中方面仍不接受,“联合国军”就中断谈判会议。
哈里逊接任美方首席代表后,虽然谈判仍在进行,但美方既拒绝讨论“自愿遣返”以外的任何提议,又不宣布谈判破裂,并以流氓无赖的态度对待谈判,企图逼使朝中方面宣布谈判破裂。在此之前的谈判中,哈里逊就不断提议休会和逃会,接任首席代表后,故态复萌,从接任的第二天起,就连连提议休会,每次休会3天,故意拖延谈判。
6月7日,美方为表示在战俘遣返问题上的顽固立场,再次提议休会,并称“推一能够说服你们的一个办法就是我们站起来,离开这个地方”。说完径自离开谈判帐篷。6月9日,金日成与彭德怀致函克拉克,指出:现在阻碍朝鲜停战谈判
朝中方面对哈里逊的流氓无赖表现进行了严厉斥责,对谈判表现了极大的克制和忍耐。
6月11日,代表团大会复会。在此后的几天,谈判仍无进展,但美方代表尚能坚持天天到会。6月17日、27日,美方重施故伎,又两次到会即宣布休会数天,不待朝中方面表明态度即退出会场。
与此同时,美方于6月下旬至8月中旬在战俘问题上做出了另一个“挑战性”的行动,单方面将朝鲜人民军被俘人员2.7万余人,宣布为平民“释故”,移交给南朝鲜当局。后于10月初至11月中旬,又片面“释放”了1.1万人。朝中方面对此表示了强烈指责和抗议,要求美方立即停止片面处理战俘的行动。
至6月底,美方对战俘的强行“甄别”全部结束。就是经过美方采取法西斯手段进行“甄别”,要求遣返的战俘也不是美方于4月19日宣布的7万人,而是8.3万人。7月13日,在双方代表团大会上,美方将这一新数字通知了朝中方面。在这8.3万人中,有朝鲜人民军战俘7.66万人,约占应遣返人民军人数的80%;中国人民志愿军战俘6400人,约占应遣返志愿军人数的32%。二者比例极不相称。美方声称这是最后的、坚定的、不可更改的方案。
从7月下旬到9月底,由于美方--再片面休会,致使两个多月间,双方只举行过8次代表团大会,停战谈判实际上处于停顿状态。
9月下旬,杜鲁门写给克拉克一封信,在这封信里,他希望“联合国军”司令部的提案,必须“措词最强硬不留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如果共产党不接受,联合国军司令部代表将无限期休会,最重要的是“不能减少军事压力”。
对此,10月9日,中国《人民日报》发表社论,谴责美方断然拒绝协商,破坏谈判,片面宣布无限期休会的行为,并指出,美方必须对拖延和破坏谈判的行为负严重责任。中朝人民绝不会为美帝国主义的任何威胁所吓倒。他们将继续坚持谈判,为粉碎美方的破坏阴谋,实现朝鲜停战奋斗到底。
(正文完)
如果有其他关于历史领域的话题或观点可以【关注】我私聊,也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留言,第一时间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