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2-28 02:04:02
高清电影网免费在线看最新电视剧 https://www.222222.run
原创出品,禁止抄袭,违者必究。
俄乌战事爆发的这几天里,东欧的土地上战火一片,而全球市场也没有闲着,能源以及农产品期货市场上蹿下跳,剧烈波动。
在战争刚刚打响时,能源及粮价纷纷大涨,尤其是俄罗斯和乌克兰作为小麦与玉米的出口大国,两国的小麦出口占全球小麦出口量的29%,玉米出口则占到19%。两国战争的爆发势必引发人们对于粮食的担忧,于是玉米及小麦价格纷纷上扬。
而随着战事的推进,战场消息不断,市场也跟着变化不断。俄乌冲突刚爆发时,全球粮食价格涨势明显,国际大豆、油脂、玉米、小麦、菜籽等价格均已逼近10年来的高位。但随后继大幅上涨后,CBOT农产品期货主力合约又出现了下跌,例如大豆期货跌了4.28%,而玉米则跌了5.03%,小麦则跌了8.02%。
一会儿大涨,一会儿又下跌,令人迷糊。而这正是战乱时代,人们对市场不确定性的表现,进而引发情绪波动,因此就会表现为短期内价格的大幅波动。后续随着战事逐渐消退,市场敏感度降低,情绪渐渐稳定,价格也会渐渐趋稳。
而对于俄乌冲突对全球粮食市场有何影响,市场上普遍有2种看法:
一种观点认为,俄乌事件虽然使当前全球粮价产生了较大的波动,但其影响是短暂的,随着事件的消除,影响也会渐渐降低。
另一种观点认为,俄乌事件的影响远非事件本身,而是战后两国格局的发展以及随之可能启动的一系列制裁措施,其影响或更为深远。
本文认为,后者的倾向性更大,主要是基于3个因素的影响:
首先,就当前全球粮食市场的情况来看,即便没有俄乌事件,依然有诸多因素使粮价持续高位震荡。例如,当前疫情的影响还未消散,全球粮食市场仍然供需错配,从联合国粮农组织去年以来发布的粮价指数来看,大部分月份均呈上涨态势,并且不断创新高。
第二,受能源价格上涨的影响,化肥成本依然高企。化肥是“粮食的粮食”,化肥价格的走高直接拉升了种植成本,进而会推升粮价持续走高。并且当前来看,钾肥的主要出口国白俄罗斯就因受到制裁其钾肥供应已经减少,市场钾肥价格已然走高,这无疑会进一步增加粮食的价格风险。
第三,全球海运依然紧张,海运价格仍然处于高位。去年集装箱价格飙升、“一箱难求”的情景还历历在目,虽然后来价格有所回落,但仍然处于高位,并且港口拥堵仍然严重。这两个影响无论哪一个都很难在短期内缓解,这也进一步增加了粮食的运输成本,使全球粮食出口成本增加。
基于这3点影响因素,再加上俄乌事件及其随后可能会启动的一系列针对金融、贸易、交通等领域的制裁影响,无疑将使全球粮食市场压力倍增,全球粮价更加易涨难跌。
另一方面,大家最关心的就是全球粮价走高,会对国内粮食有什么影响?
并且从最近国内市场的变化来看,玉米和小麦价格纷纷上涨,尤其是小麦价格一飞冲天,再次涨破1.5元/斤大关后继续上涨,向1.55元/斤逼近。而玉米也一反之前的震荡走势,呈现出山东、东北齐上涨的趋势。
这是否受俄乌事件影响,又是否与国际粮价的走高有关联呢?
这也要从3个方面来看:
一是玉米及小麦的供给。
去年我国粮食再次实现了大丰收,玉米以及小麦产量均有所增加。但是去年玉米和小麦的价格已然有所抬高,一方面是受化肥、农资等种植成本的上涨影响,惜售情绪较浓;而另一方面,玉米和小麦均有质量分化的现象,这也意味着虽然总体产量增加了,但是因为质量分化则呈现出粮源区域性的供给不平衡,因此也使价格有所上涨。
二是受市场情绪的影响。
俄乌事件爆发后,全球粮食市场波动剧烈,国内也不可避免地受到情绪的影响,市场看涨情绪转浓,因此价格有所上扬。
三是粮食的基本面没有变。
虽然有一些波动的因素,但是整体来看,我国粮食供需的基本面并没有改变。
一方面我国粮食储备充足,尤其是三大主粮自给率在98%以上,再加上去年粮食进口大幅增加,因此我们的粮食储备是非常充足的。
而另一方面,下游需求的增长并不强劲。以小麦为例,小麦已退出饲用替代,作为口粮我们的供给十分充足;而当前猪价下跌,生猪养殖全线亏损,猪市正在积极地去产能,因此对饲料需求并不强烈,这也意味着对玉米的需求也相对有限。
因此,当前玉米、小麦双双走高只是阶段性现象,随着战争事件热度下降后,粮价仍会回到供需的基本面上来。总体来看,国内粮价受种植成本上升等影响,底部价格有所抬升,但国际粮食价格的波动对国内的影响则相对有限。
欢迎关注“新农观”,一起了解新时代下三农的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