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30 17:07:00
如今世界各国竞争激烈。常规武器装备似乎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各国也将目光投入了太空领域。6月17日,神舟载人飞船成功发射,他们也将在太空中执行三个多月的任务。目前在世界上,只有中美俄三国具备独立运送本国航天员进入太空的能力。俄罗斯也计划在2023年,实施新的载人飞船计划。美国航天局也耗资12亿,完成“水星着陆器”任务。
看着中美俄三国在航天领域发展加快,欧洲也想在航天领域有所成就。欧洲阿丽亚娜航天公司提出的“织女星”运载火箭计划,这受到欧洲国家的大力支持,投资甚至高达24.5亿。但没想到这样一个计划,在点火发射八分钟后,因为偏离轨道,火箭发生了意外。凌晨3点,一声巨响突然划破天际,在巨大的轰鸣声中,搭载的两颗卫星消失不见,投入的二十多亿成本瞬间消失。在后来的调查中发现,火箭之所以会突然偏离轨迹,因为第四级火箭的线路出现了问题。
事实上,这已经不是欧洲的火箭第一次发生意外了。2020年,欧洲阿丽亚娜航天公司发布公告称,16日发射的“织女星”运载火箭,起飞八分钟后就出现了偏离轨道现象,调整失败后,此次的发射任务也以失败告终。2019年,“织女星”运载火箭在发射后两分钟同样因为偏离轨道,导致发射失败,所有的火箭、卫星都这会儿在大西洋上。此次失败的主要原因是,火箭在升空中助推器上,发生了电机故障。
航天领域的发展的确能够代表一个国家的实力,所以各国都开始频繁向太空发射武器。不难发现,欧洲的航天实力原本处于领先地位,拥有世界三大卫星系统,但由于十几年的固步自封,欧洲逐渐落后于世界发展。而早在2016年,欧盟委员会就颁布了《欧洲航天战略》,希望以此能带动未来欧洲航天事业的发展。
目前对于欧洲来说,要想提高全球航天竞争力,就要大力提升本身的安全性和航天的自主性。火箭在发射之前,一定要经过多次排查,尤其是助推器、电线等问题,确保不因细节问题影响火箭发射。而人为在操作上,也要十分细致小心。火箭发射原本就有几率问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有100%的肯定,这也正考验一个国家的技术水平。
欧洲火箭发射失败也给我国敲响了警钟,失败并不可怕,只有能够汲取教训,日后才能成功发射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