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战书!澳部长炫耀第二季度贸易数据,称中国惩罚影响轻微!

2022-01-25 14:27:44

重庆白癜风医院哪个好 https://yyk.fh21.com.cn/hospital_6675/tsyl.html

澳大利亚国库部长弗赖登伯格6日在一场活动上发表演讲,敦促澳大利亚企业为澳中关系持续紧张做准备,采取他所谓的“中国+”国际市场多元化策略,减少对中国的依赖。他同时称,澳大利亚经济具有相当的韧性,中国的“经济胁迫”对澳经济整体造成的冲击“相对轻微”,“这或许出乎很多人的意料”。

资料图:澳大利亚国库部长弗赖登伯格

这一演讲被媒体解读为澳政府将“加码对抗中国”。澳大利亚《金融评论报》6日发表评论文章,对弗赖登伯格的“高谈阔论”提出警示:“一个对中国不那么依赖的澳大利亚,也有不那么繁荣的风险。”俄罗斯卫星通讯社6日引述对俄专家的采访说,“呼吁国家经济多元化很容易,但在实践中很难办到,有时甚至是不可能的”,“澳大利亚消除对华贸易的政治障碍,比实现经济多元化更容易”。

弗赖登伯格6日在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克劳福德领导力论坛上发表主旨演讲。他称,世界形势已发生根本性变化,即“战略竞争的回归”,“在许多方面,澳大利亚处于这场战略竞争的前沿”。他接着称,全球经济权重近几十年来发生重大转变,“被中国的重新崛起及其快速增长的经济权重所定义”。“中国使8亿多人摆脱贫困,并为全球经济增长和繁荣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最近,它也被另一个功能定义:一个更加自信和独断的中国。”他称,现在中国是近130个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这种经济权重、全球一体化和自信的结合,给世界上许多国家带来了新的重大挑战。澳大利亚也不例外”,“事实上,澳大利亚比大多数其他国家面临的压力更大。”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称,弗赖登伯格指责中国试图通过行动对澳施加“政治压力”,这是堪培拉对近一年中澳争端的最强烈评论。

国库部长本应是澳大利亚的首席经济管家,但弗赖登伯格的演讲风格被认为类似于澳国内的“安全鹰派”。《金融评论报》6日称,弗赖登伯格说,中国是澳最大的贸易伙伴,占澳对外贸易的30%以上。“然而中国近期试图瞄准澳大利亚经济,这已经不是秘密”,他列举中国过去一年对澳部分产品对华出口采取的限制措施,包括葡萄酒、海鲜、大麦和煤炭等,但“我们坚定不移地捍卫我们的主权和核心价值观”。

在此基础上,弗赖登伯格宣布了所谓在“战略竞争新时代”应对中国“经济胁迫”的计划。上周发布的澳大利亚今年第2季度贸易数据成为他“炫耀”的资本。在截至6月的3个月中,澳对华出口下降了54亿澳元(约合260亿元人民币),同期澳对其他市场的出口增加44亿澳元,部分抵消了对华出口的损失。弗赖登伯格以此称“我们的经济被证明具有非凡的韧性”。《澳大利亚人报》称,弗赖登伯格警告受益于澳中贸易繁荣的澳企业应考虑制订备用计划,他敦促澳大利亚企业采取“中国+”战略,将出口转向其他澳主要贸易伙伴,如美国和日本。

澳大利亚新闻网6日称,弗赖登伯格的演讲是近期澳官员有关中国政策“最直接”的演讲。对于弗赖登伯格淡化对华贸易额骤降的不利局面,澳反对党工党议员、影子内阁国库部长查莫斯在接受9News采访时表示,澳上周出炉的今年第2季度GDP增长率降至0.7%,“这还是本轮疫情悉尼和墨尔本‘封锁’前的数据,接下来的情况肯定会更糟。”出口乏力,尤其是对华出口的大幅减少,被认为是澳经济形势恶化的主要原因。除了疫情影响,另一个风险来自铁矿石价格近期的暴跌。经过一年的价格暴涨,澳大利亚对华出口额最大的铁矿石产品价格已从5月份的峰值下跌约40%。

这也不是澳官员首次吹捧“经济韧性论”。彭博社近日发文称,受到中国惩罚后,澳大利亚经济表现出的一些韧性令某些人士宣称获胜。“但这种话可能说得太早了。”铁矿石价格的暴跌、中国需求的减少、澳大利亚在中国的名声一落千丈、中国留学生赴澳意愿降低,“澳经济将很快看到贸易顺风逐渐消失”。

《金融评论报》6日发表评论称,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澳大利亚经历的数十年经济繁荣得益于自由贸易、全球化和中国的崛起。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和2020年新冠疫情危机中,都是来自中国的铁矿石进口支撑了澳大利亚经济。文章对弗赖登伯格的演讲内容提出警示:“一个对中国不那么依赖的澳大利亚,也有不那么繁荣的风险。”“被迫的贸易多元化将导致一些不可避免的成本和中国红利的萎缩。”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6日引述对俄战略问题研究所专家米哈伊尔·别列亚耶夫的采访说,“改变澳大利亚的贸易流将非常困难。澳大利亚是一个经济发达的国家,但在当今国际竞争中,要推广一些新的产业,找到并占领新的细分市场,难度极大。”“尤其是在后疫情时期,世界经济动力疲软,这至少在5年内是不可能完成的”。他提醒说,现在世界越来越多地将中国视为全球经济的火车头。面对这种情况,重要的不是寻找中国市场的替代品,而是寻找在其中立足的方法。

“这俨然是一份鼓吹脱钩的宣战书。”报道引述对中国澳大利亚研究会会长、华东师范大学澳大利亚研究中心主任陈弘的书面采访说,弗赖登伯格的演说对当下国际现实和澳中关系做出了严重的误判,其言论中听不到理性的手段。他的观点显然与澳大利亚商界的利益相矛盾。“从目前来看,在对华政策上,澳方几乎没有意愿回归理性,那就让它承担无知与疯狂的代价吧。”

延伸阅读:

澳前总理:部分澳大利亚人认为中国怎敢经济上超越美国

“莫里森政府为取悦美国而挑衅中国”,澳大利亚前总理基廷3日在《澳大利亚金融评论报》上以此为题发表专栏文章,批评澳现政府将对华关系带入“死胡同”。基廷认为,澳现政府对中国进行了不必要的挑衅,强调应认识到中国既没有攻击别国或强迫别国建立军事同盟,也不寻求输出普世性的意识形态,更没有施加核威胁。

基廷说,中国唯一的“原罪”就是它已经成为“和美国一样强大的国家”,并有实力“变得比美国更强大”。这对总以“胜利者”姿态自居的美国来说是“不可原谅的罪过”。基廷感叹,这种想法已然蔓延到部分对美国“阿谀奉承、卑躬屈膝”的澳大利亚人身上:“中国怎么敢在经济上超越美国。”

尽管澳大利亚曾经是英国的殖民地,但是从二战以后,澳大利亚一直紧跟美国的步伐,在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上都不断“美国化”,在外交战略上更是“唯美国马首是瞻”。基廷分析称,澳大利亚有(与美国类似的)想法首先是因为“被中国的崛起吓到”。中国的现状和体量完全不在美国的“剧本”中,中国的成功更是对美国“优越性”和“天选之地”的一种“冒犯”。基廷批评莫里森政府在“外交政策上的无能”与“对美国的极力奉承”,实际上把澳大利亚带入与中国的“冷战”中。

基廷指出,澳大利亚与中国没有任何领土争端,两国间的距离远到乘飞机都需要12个小时航程。然而,澳大利亚驻美大使西诺迪诺斯竟然在9月1日发表声明,宣称“中国在太平洋的胁迫是比‘9·11’更严重的威胁”。澳国防部长达顿宣称澳大利亚有能力保卫其水域安全。基廷认为这些都是缺乏理性的认知,他嘲笑达顿的言论是“在没有任何根据的情况下暗示中国可能是一个军事侵略者”。

基廷说,莫里森政府正“不必要且不负责任地推动澳大利亚与中国进行正面对抗”,背后的原因就是为了让华盛顿把其当成“讨人喜欢”的助手。基廷感慨道,澳大利亚曾经相对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已经被莫里森政府“从属于另一个国家”的政策所取代。

基廷曾于1991年至1996年担任澳大利亚总理。作为现实主义外交政策的拥护者,他多次站在澳大利亚本国利益的基础上,批驳澳大利亚政客与媒体煽动“中国威胁论”和“反华思维”的错误行径。2019年他参加《澳大利亚人报》主办的“战略论坛”活动时,曾在演讲中表示,中国注定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和亚洲的主导者,世界各国迟早要面对这一现实。同时,他反驳西方所谓“中国的技术成就完全靠盗窃西方”的错误观点,认为中国的现代技术进步在很大程度上是立足本国发展的。基廷还认为美国的“脱钩战术”很难奏效。

番外

澳媒:损坏对华关系即将打击澳经济

澳大利亚《悉尼先驱晨报》9月3日文章,原题:损坏对华关系即将打击澳经济因外交怠慢受到中国惩罚后,澳大利亚经济表现出的一些韧性令某些人士宣称获胜。但这种话可能说得太早了。澳总理称中国“让我们更顺从的行动完全适得其反”。尽管越来越多出口产品受到北京限制,澳出口仍继续创新高。但双方争端以及堪培拉对北京采取的敌对立场,正给澳未来投下阴影。

尽管直到最近仍没触碰令澳获利颇丰的铁矿石行业,但北京正专注于那些未来或许成为澳贸易支柱的产品,如龙虾、葡萄酒等,并向中国学生发布赴澳留学预警。“这些是未来增长领域,但令人遗憾的是,它们在与中国的冲突中全都受到冲击”,澳国立大学教授鲍勃·格雷戈里如是说。

与2014年相比,这是剧烈变化,当时中国领导人访澳并同意签署协定,以扩大澳对华出口并(为澳)创造就业岗位。但如今,随着中国关税推高澳商品价格且澳大利亚在华名声一落千丈,之前的希望正化为泡影。投资流也已逐渐萎缩——在一定程度上归咎于堪培拉对中资企业表现出的新敌意。

澳大利亚已从来自中国的滚滚财源中获利近20年。这种情况持续到现在——尽管中国针对煤炭、大麦、龙虾和葡萄酒等澳产品采取惩罚性措施,但尚未触及铁矿石。但就在铁矿石价格今年创新高并推动进口额创纪录之际,中国正抑制钢铁行业,铁矿石价格已从5月份的峰值下跌39%。随着中国经济越来越侧重于服务业,加上北京尽力实现供应多元化并降低碳排放,中国对铁矿石的需求很可能进一步减少。

澳葡萄酒等的形象也在华崩塌,业内人士说“人们很快对澳葡萄酒失去兴趣”。毕马威和悉尼大学发布的报告显示,去年中国对澳投资大跌27%,降至2007年以来最低点……

对澳大利亚来说,要想实现脱离中国的贸易多样化,并非易事。与印度签署有限贸易协定的可能性,会为澳出口商提供一些希望,但印度不大可能填补中国留下的空间。

乐观者以日韩为例,称澳中关系必将改善。但澳大利亚的地位不比日本,且堪培拉和北京都未表现出妥协意愿。这意味着,因疫情封控而面临二次探底风险的澳经济,将很快看到贸易顺风逐渐消失。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5-2020 荣盛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