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河证券:工业软件 中国智能制造的阿喀琉斯之踵

2022-01-21 02:24:01

人人看免费在线看最新电视剧 https://www.renrenkan.net

北向资金与百亿基金共同加仓24只票,机构总结三大启示!每天仅需6.6元,掌握万亿聪明钱最新动向!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中国银河证券研究

原标题:【银河晨报】9.10丨工业软件:中国智能制造的阿喀琉斯之踵

银河晨报 2021.9.10

◆ 计算机丨中国智能制造的阿喀琉斯之踵—工业软件深度报告

◆ 汽车丨缺芯影响下8月零售端偏弱,新能源渗透率加速提升至17.1%—8月乘用车销量点评

◆ 恒玄科技(688608)丨智能音频SoC大厂,积极布局AIoT市场

计算机:中国智能制造的阿喀琉斯之踵—工业软件深度报告

吴砚靖丨计算机行业分析师

S0130519070001

李璐昕丨计算机行业分析师

S0130521040001

核心观点

行业的增长的驱动因素、关键假设及主要预测

1.我国工业软件市场存在巨大提升空间:中国作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工业生产领域实现全生命周期覆盖,但对标全球市场,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例28%,工业软件仅占比6%;工业软件企业规模与全球头部厂商对比存在较大提升空间;随着我国工业化向后工业化过渡,工业软件市场需求将持续释放。

2.我国工业软件市场将以高于全球的速度增长:保持15%左右增长。根据中国工业技术软件化产业联盟数据,2019年,全球工业软件市场规模达到4107亿美元,近三年同比增长率均在5%以上,2012-2019年复合增长率为5.4%。国内工业软件产业规模仅占全球工业软件市场规模的6%,但国内产业规模增长速度较快,近三年同比增长率在15%左右,2012-2019年复合增长率为13%,未来有望继续加速。

3.政策加持下的自主可控、国产替代是核心驱动因素:工业软件在贸易战中已经成为被外方用作断供、“卡脖子”的攻击要害,直接关系到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关系到中国工业实现创新驱动转变的成败。中美经贸摩擦以来,工业软件受重视地位明显提升,2021年2月1日,科技部发布《关于对“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批18个重点专项2021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征求意见的通知》,工业软件首次入选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此前,工业软件从未入选过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在内的国家最高科技计划体系。我们预计未来相关产业政策会进一步加快落地。

4.各细分领域的技术持续突破中:我国工业软件发展中技术是一大掣肘,在众多领域与海外厂商存在差距。但近年,国内厂商在一些细分领域实现了技术突破与进步:ERP领域,国内厂商市占率领先,高端市场国产化率仍然不到50%,随着技术差距与海外厂商逐步追平,国内厂商基于云原生的低代码开发平台推广用户,云化呈现高速增长;DCS领域,国内厂商在下游占比最大的石化领域市占率40%左右,具备整体解决方案优势;CAD领域,2DCAD技术达标3D持续突破中等。

5.催化剂:发达国家软件出口管制政策将成为未来重要催化剂。美国在2018年8月《出口管制改革法》生效后,当年11月BIS就14类技术领域的47项新兴技术管制发布提议规则先期公告(ANPRM),美国白宫于2020年10月15日发布《关键和新兴技术(C&ET)国家战略》。业界关注重点都是管制何时“落地”。

我们与市场不同的观点

1.供需角度:我们认为,工业软件的成熟度与先进度与下游需求侧密不可分,共生共存,即:有什么样发展程度的工业水平,就有什么样成熟度的工业软件,目前中国已建成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成为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所列全部工业大类和软件信息大类的国家;工业增加值从1952年的120亿元增加到2019年的38.1万亿元,按不变价计算增长约971倍,年均增长11%,工业经济规模跃居全球首位。供给侧,由于历史经济发展及知识产权保护等多种原因,工业软件供给方逐渐被海外软件巨头把控,未来双循环大背景下,供给侧对国内厂商更加有利,国产工业软件供需平衡有望加速;

2.技术角度:工业软件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纯软件阶段,国外企业称霸市场;第二,软件协同应用阶段,业务流程进行串通和优化,国内厂商开始逐步追赶国外厂商;第三,“工业云”阶段,在这个阶段,软件不再是单一的软件,而是集成多种软件,并提供“软件服务”的整体解决方案。借助工业互联网平台、“工业云”的推进,国内工业软件厂商迎来历史发展良机;

3.资本角度:海外工业软件巨头持续并购扩大产品版图,中国工业软件过去在相关产业政策支持下,已基本形成了一定的国产工业软件产品体系,覆盖汽车、工程机械、航空航天、电子、家电、国防军工等多个领域,具备了一定企业基础,未来若借助资本力量,加速产业整合,工业软件产品及服务能力有望进一步加速,进而形成产业正反馈局面。

行业中重点推荐公司的选择

结合未来发展趋势、可替代空间、产业现状,我们筛选出短中长三阶段的投资方向与要点:

1.短期:重点关注ERP高端替代和云化(SaaS)进程:ERP国产化率高达70%左右,国内厂商具有优势,但高端领域仍由国外厂商把持,高端国产化率低于50%,未来借助云化有望加速提升国产化程度。此外,寻找基于细分行业全产业链打磨的know-how型工业软件公司。

2.中期:重点关注CAD2D国产替代和DCS集中度提升:2DCAD已具备技术基础,拐点已至,将进入国产替代快车道,收入将体现。DCS领域的集中度提升,国产厂商龙头地位凸显,国产替代趋势所在。

3.长期:关注EDA技术突破与其在半导体行业应用情况。受益于国产半导体发展将实现技术突破,国产替代开启。

投资建议

重点推荐:ERP:用友网络(600588)、PHM:容知日新(688768)

推荐关注:CAD:中望软件(688083)DCS:中控技术(688777)MES:宝信软件(600845)、鼎捷软件(300378)、国睿科技(600562)(子公司国睿信维)。

风险提示

行业政策落地不及预期的风险;行业增速及空间打开不及预期的风险;技术突破不及预期的风险;中美贸易战导致的相关风险;疫情反复导致订单或业务实施不及预期的风险。

汽车:缺芯影响下8月零售端偏弱,新能源渗透率加速提升至17.1%—8月乘用车销量点评

李泽晗丨汽车行业分析师

S0130518110001

杨策丨汽车行业分析师

S0130520050005

核心观点

乘联会发布2021年8月乘用车产销数据:当月零售销量为145.3万辆,同比-14.7%,环比-3.3%;批发销量为151.2万辆,同比-12.9%,环比+0.2%;产量为148.4万辆,同比-11.2%,环比-2.7%。

缺芯影响下8月零售端表现较弱

2021年8月乘用车零售销量同比-14.7%,环比-3.3%,为近20年来首次8月环比下降,与历年6%-10%的环比增速相比明显走弱,主要由于8月海外疫情加剧导致个别品种芯片断供,冲击国内厂商及渠道销售信心,传导至零售端影响销售表现。1-8月零售累计达1290.0万辆,同比增长17.1%,较1-7月增速下降6个百分点。从结构看,(1)8月豪华车零售20万辆,同比-19%,环比+3%,较2019年同期增长9%,豪华车结构维持稳定,消费升级的高端换购需求依然旺盛;(2)自主品牌零售60万辆,同比+6%,环比-5%,较2019年同期增长10%,自主品牌头部企业产业链韧性相对较强;(3)合资品牌零售65万辆,同比-27%,环比-4%,较2019年同期下降22%,其中日系份额同比-2.4pct,美系份额同比-0.8pct,德系品牌仍在调整蓄势。

新能源车渗透率加速提升至17.1%

8月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24.9万辆,同比+167.5%,环比+12.0%;批发销量30.4万辆,同比+202.3%,环比+23.7%,增势靓丽。1-8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164.3万辆,同比+222.5%;累计零售147.9万辆,同比+202.1%。7月国内新能源零售渗透率为14.8%,环比+2.3个pct,1-8月渗透率为12.8%,相较20全年5.8%的渗透率提升明显。新能源乘用车市场多元化发力,大集团新能源表现分化,上汽、广汽表现较强。批发销量突破万辆的企业有比亚迪、特斯拉中国、上汽通用五菱、上汽乘用车和广汽埃安。从车型看,纯电动批发销量24.9万辆,同比+200.4%;插电混动批发销量5.5万辆,同比+211.3%。从结构看,自主品牌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进一步提升至35%,豪华车新能源渗透率24.1%提升显著,主流合资仅2.7%。8月电动车中低端份额回升,其中A00级批发销量8.3万辆,份额占纯电动33%;A级份额27%,谷底回升;B级份额24%,延续下滑。

投资建议

头部自主品牌景气度持续向上,我们建议继续关注长安汽车(000625)、长城汽车(601633/2333.HK);零部件行业建议关注综合龙头华域汽车(600741)、照明控制器稀缺标的科博达(603786)、智能驾驶主被动安全供应商均胜电子(600699)。

风险提示

1、汽车销量不达预期的风险;2、芯片短缺导致的产业链风险。

恒玄科技(688608):智能音频SoC大厂,积极布局AIoT市场

傅楚雄丨电子行业分析师

S0130515010001

王凯丨电子行业分析师

S0130520120001

核心观点

公司是全球智能音频SoC设计龙头,技术实力雄厚,深度绑定下游大客户

公司是较早从事智能耳机SoC主控芯片的厂商,主要产品包括智能蓝牙音频芯片、普通蓝牙音频芯片和Type-C音频芯片等,产品被多家安卓手机厂商、专业音频厂商及互联网大厂等品牌客户采用。公司产品采用单芯片集成方案,具备超低功耗射频技术、混合主动降噪技术、嵌入式语音AI技术等核心技术,保证SoC芯片在超低功耗的同时,实现主动降噪、双耳同步音频传输和嵌入式语音AI技术,性能达到业内领先水平,深度绑定下游大客户。

TWS耳机保持快速渗透,安卓端TWS耳机享有更高增速

2021年TWS耳机(品牌端)预计将同比增长45.8%,达到3.5亿对,2024年全球品牌端TWS耳机出货量将增至5亿副左右,复合增长率达到20%,仍维持高速增长趋势。从手机配置角度看,目前苹果Air pods相对iPhone配置率达到45%,而安卓TWS耳机配置率仅为10%左右,仍然有非常大的提升空间。我们预计2021年安卓品牌端TWS耳机的出货量有望达到2.7亿副,较2020年增长80%。

TWS耳机份额将向品牌端集中,公司将充分受益

目前白牌产品仍占据TWS耳机市场较大份额,2020年白牌TWS耳机出货量约为3.5亿副,占整个TWS市场份额的59%。随着消费者对产品性能及体验的要求不断提升,品牌厂商通过其长期积累的技术优势生产出更多功能、高性价比的品牌产品,未来市场份额将会向主流TWS品牌厂商集中。公司始终坚持高端品牌定位,在品牌客户智能耳机芯片市场中占据约20%份额,在供应智能耳机芯片的独立生产厂商中市场份额达30%-40%,位居第一,未来将充分受益于TWS耳机向品牌端的集中趋势。

公司积极布局AIoT平台型SoC芯片,打开未来成长空间

除了耳机芯片外,公司积极研发智能音箱、智能手表SoC主控芯片,并且取得积极进展,智能音箱芯片2020年已批量供货阿里天猫精灵,2021年其他客户导入进展顺利,智能手表芯片研制进展顺利,预计将于今年下半年量产出货,公司在AIoT赛道已实现耳机、音箱、手表的全面布局,并且公司通过募投项目长期布局面向智能家居的音视频技术,长期成长空间广阔。

投资建议

预计公司将深度受益于TWS耳机及智能音箱行业高速发展趋势,继续拓展市场份额,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发展。预计公司2021-2023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21.13、31.92和46.78亿元,分别同比增长99.15%、51.02%、46.57%;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4.68、7.22和10.26亿元,同比增长135.94%、54.18%、42.17%;目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74.4、48.2以及33.9倍,首次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TWS耳机市场渗透不及预期的风险,公司新产品开发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

如需获取报告全文,请联系您客户经理,谢谢!

【银河晨报】9.9丨出口4季度仍然承压,进口走高持续时间存疑

【银河晨报】9.8丨环保:中报业绩高速增长,政策推动污染防治工作继续深化

【银河晨报】9.7丨机械:8月PMI仍处于荣枯线以上,关注稳增长带来的投资机会

【银河晨报】9.6丨公司盈利兑现,市场风格分化收敛

长按扫码关注我们

微信号|zgyhzqyj

本文摘自报告:《银河证券每日晨报-20210910》

报告发布日期:2021年9月10日

报告发布机构:中国银河证券

报告分析师/责任编辑:

丁文 执业证书编号:S0130511020004

丁文

策略分析师,英国曼彻斯特大学金融与会计硕士,2001年加入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院,曾从事房地产行业研究。2017年开始从事策略研究。

评级体系:

银河证券行业评级体系:推荐、谨慎推荐、中性、回避。

推荐:是指未来6-12个月,行业指数(或分析师团队所覆盖公司组成的行业指数)超越交易所指数(或市场中主要的指数)平均回报20%及以上。该评级由分析师给出。

谨慎推荐:行业指数(或分析师团队所覆盖公司组成的行业指数)超越交易所指数(或市场中主要的指数)平均回报。该评级由分析师给出。

中性:行业指数(或分析师团队所覆盖公司组成的行业指数)与交易所指数(或市场中主要的指数)平均回报相当。该评级由分析师给出。

回避:行业指数(或分析师团队所覆盖公司组成的行业指数)低于交易所指数(或市场中主要的指数)平均回报10%及以上。该评级由分析师给出。

法律申明:

本公众订阅号为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银河证券”)研究院依法设立、运营的唯一研究官方订阅号。其他机构或个人在微信平台以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名义注册的,或含有“银河研究”,或含有与银河研究品牌名称等相关信息的其他订阅号均不是银河研究官方订阅号。

本订阅号旨在交流证券研究经验。本订阅号所载的全部内容只提供给订阅人做参考之用,订阅人须自行确认自己具备理解证券研究报告的专业能力,保持自身的独立判断,不应认为本订阅号的内容可以取代自己的独立判断。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并不构成对订阅人的投资建议,并非作为买卖、认购证券或其它金融工具的邀请或保证,银河证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发布的任何内容所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或与此有关的其他损失承担任何责任,订阅号所提及的任何证券均可能含有重大的风险,订阅人需自行承担依据订阅号发布的任何内容进行投资决策可能产生的一切风险。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仅代表银河证券研究院在相关证券研究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相关的分析结果及预测结论,会根据银河证券研究院后续发布的证券研究报告,在不发出预先通知的情况下做出更改,敬请订阅者密切关注后续研究报告的最新相关结论。

本订阅号所转发的研究报告,均只代表银河证券研究院的观点。本订阅号不保证银河证券其他业务部门或附属机构给出与本微信公众号所发布研报结论不同甚至相反的投资意见,敬请订阅者留意。

《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微信订阅号发布的本图文消息仅面向银河证券客户中的机构专业投资者,请勿对本图文消息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若您并非银河证券客户中的机构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请取消关注,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 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

责任编辑:陈悠然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5-2020 荣盛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