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子珍:我若不来苏联,她没有机会!即使分开,心中也只有毛泽东

2021-12-17 21:18:01

红警2攻略 https://www.hongjing520.com/ra2strategy/

贺子珍(1909年—1984年),是毛泽东主席的第二任妻子,她毕业于永新女子学校,被人称赞为“永新一枝花”,而且还是井冈山上的第一位女共产党员。1928年,毛泽东上井冈山,贺子珍被袁文才派到毛泽东身边工作。

在工作期间,两个人建立了深厚的革命感情,并于同年结为了夫妻。也许那是一场最简单、最朴素的婚礼,没有鞭炮、没有花轿,只有几样简单的小菜,同志们在一起热热闹闹喝上一杯喜酒,就完成了婚礼。

贺子珍和毛泽东在井冈山上并肩作战、荣辱与共;在长征路上同甘共苦、历经艰险,在相依为伴的十年时光中,他们一直是同志眼中的模范革命伴侣。

然而谁也没有想到,到达延安后没多久,一对恩爱的夫妻,竟然却发生了婚变。1937年,贺子珍与毛泽东争吵,负气离开了延安,从此他们的夫妻之路也走到了尽头。

当时贺子珍已经怀孕,因为身体的原因在西安养病,后来跟随共产国际的代表去了苏联。1938年6月,贺子珍生下了他和毛泽东的第六个孩子,也是最后一个孩子,并且取了一个俄文名字,叫做廖瓦。

然而很不幸的是,这个孩子在几个月之后,因病夭折了。早在1935年长征期间,贺子珍为了掩护战友而被炸伤,弹片一直留在身上,而且终身无法再取出,为此她饱受折磨。而孩子夭折这件事,又给本就体弱多病的贺子珍,增添了巨大的痛苦。

贺子珍尽量用更多的学习时间,去忘记和分散身心上的痛苦。苏联学校为了方便中国学员,了解更多的国内新闻,事先专门由工作人员把报纸内容翻译成中文,然后再念给他们。

可是某一天,当贺子珍和所有的中国学员听到读报人念道,毛泽东主席和他的妻子江青,一起为某国记者送行时,所有的人都被这条消息惊呆了。

他们立刻把目光都投向了贺子珍,而贺子珍也显得十分震惊,之后是渐渐地麻木。她没有过大的反应,而是坐在椅子上痴痴地发呆,因为哀莫大于心死。

也许听到这个消息后,贺子珍尽量安慰自己,这一定是一条假消息。可是随后没多久,一件事情打破了她的幻想。1939年,周恩来和邓颖超夫妇来到苏联,并且捎来一封毛泽东写给她的信。

这封信的内容很简单,是希望贺子珍在苏联用心学习,保重身体之类的问候,重点则是信的开头用语。信中开头写的是贺子珍同志,而不再是毛泽东习惯的称呼子珍。贺子珍看完信的时候,她终于明白自己和毛泽东的缘分已彻底尽了。

之后的一段时间,贺子珍心情沮丧、精神不振、她经常失眠,身体也渐渐开始虚弱,而且时不时地自言自语:“如果我留在延安,不来苏联的话,她一定没有机会”,贺子珍口中的她,大概指的就是江青。

贺子珍慢慢调整自己的心情,压抑和痛苦渐渐得到释放后,她决定改变自己、重新生活。那时的贺子珍刚刚过三十岁,她原本就很漂亮,再经过一番打扮和装饰,更有一种成熟女性的魅力。

当学校里的很多学员,得知贺子珍已成为单身时,有些男学员就开始大胆地追求她,然而贺子珍却都将他们拒绝了。因为她明确地表示过,即使分开了,心中也只有毛泽东一个人,无法再容下第二个人。

贺子珍和毛泽东多年未见,却仍然无时无刻不牵挂着毛泽东。历经千难万苦的革命感情,是最珍贵的,也是永恒不变的。所以她从此之后,没有再结婚,而是一个人走完了后半生。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5-2020 荣盛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