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14 19:43:00
医疗AI第一股真的来了。
11月5日,北京鹰瞳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鹰瞳科技”)正式于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股票代码为2251.HK,发行价为75.1港元/股,此次上市净筹15.664亿港元,市值超过70亿港元,成为港股首家医疗AI企业。
鹰瞳科技创始人张大磊在上市仪式上说:“上市是我们实现‘让健康无处不在’使命的一小步,也是我们新征程的起点。”
这“一小步”,却是医疗AI领域的一大步。拿到这个“第一”,张大磊凭借的是什么?
成功的“一小步”
北京市海淀区副区长林剑华在上市仪式现场表示:“鹰瞳科技是海淀区今年新增的第15家上市公司,也是今年海淀区在香港联交所上市的第5家企业。作为医疗AI第一股,希望鹰瞳科技发挥好领头羊作用,给资本市场注入更多活力,以更加优异的业绩回报社会和广大投资者。”
AI医学影像是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应用最广泛的场景之一。据咨询公司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显示,预计AI医学影像市场规模将由2020年的人民币3亿元增至2030年的人民币923亿元。作为中国首批提供人工智能视网膜影像解决方案公司,鹰瞳科技的方案可识别无创、快速、有效且可扩展的早期检测、诊断及健康风险评估。其所在的视网膜影像AI赛道,也符合国家对慢病防控的需求。
现如今,中国AI+医疗已进入快速成长阶段,着力于探索更多应用场景,实现多维度的商业化。张大磊表示:“上市是我们实现‘让健康无处不在’使命的一小步,也是我们新征程的起点。鹰瞳科技致力于打造每个人都用得上和用得起的健康服务,将继续坚守普惠之心,坚定专业之路,坚持长期主义,用心为每一个普通人带去最优质的健康服务。”
背后的“助攻”
IPO前,鹰瞳科技吸引了众多雄厚实力的资本成为前期投资者,此次上市亦获得多名基石投资者的青睐。
“鹰瞳科技的业务与平安集团战略具有显著的协同效应,也正因为这种良好的合作关系,双方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平安集团首席创新执行官、平安全球领航基金的董事长兼CEO Jonathan Larsen表示。
业绩方面,公司营收逐年增长。据招股书,公司在2019年、2020年以及2021年上半年的营收分别为3041.5万元、4767.2万元、4947.7万元,增幅明显,其中2021年上半年营收已超过去年全年营收。
此外,产品性能优势是企业盈利的基石,鹰瞳科技的产品已在国内外超过400家等级医院、28个省份的保险公司分支机构、超过140家体检中心、超过950家视光中心等实现了大规模应用。
鹰瞳科技的研发实力也较强,先后开发了覆盖软件、硬件设备以及算法的关键技术的全面知识产权组合,在中国拥有152项专利及专利申请,以及6项已发布专利合作条约(PCT)申请。公司在《柳叶刀》系列、《英国眼科学杂志》及《英国皮肤病学杂志》等权威同行评审科学期刊发表学术成果。
目前,鹰瞳科技的研发成果已得到业内充分肯定,并与国内知名的学科带头人及主要医院建立稳固的合作关系。国家心血管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内科中心主任马长生介绍,安贞医院与鹰瞳科技正在积极开展合作,用视网膜AI揭示房颤、心衰风险,这也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心血管健康与全身健康息息相关,从临床到学术上都大有价值。”
(文章来源:华夏时报)
文章来源:华夏时报